2010.05.14
既然錢都付了, 早餐要好好地吃回來, 包一頓午餐, 還要再把行李先寄在這, 總要撈一點點本回來. 一大早就先到地標的Stephansdom (聖史蒂芬教堂) (歐洲每個城市的地標都跟教堂脫離不了干係……),
[大門] [已經商業化到簡介要投幣了]![]()
![]()
哥德式的教堂有點像縮小版的科隆大教堂, 但是在整修, 只能看旁邊的縮小模型. (所以在Salzburg是什麼都沒開, 然後在Wien是什麼都在整修……),![]()
![]()
![]()
走到另一個地標的Peterskirche (聖彼得教堂), 也在整修, 還是溜進去看一下, 可能是在整修的關係, 裡面有一個印度裔的打掃人員. 他看到我跟我說了聲Konbawa, 還拿了日文的介紹給我. 我說我不是日本人, 他就又拿了一張中文介紹給我, 然後問我中文打招呼怎麼說. 我教他”你好”, 他就一直在跟我”你好””你好”. Peterskirche外表看來不怎樣, 內部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漂亮, 裡面很金碧輝煌, 翻了書才知道它被稱為”環城大道內最美麗的巴洛克式教堂”.![]()
![]()
![]()
[旁邊廣場上的裝飾藝術, 用鼻子吊了一隻蜘蛛;] [ 櫥窗中爬滿金蟾蜍的餐具XD]
![]()
看著書, 在那附近有一個音樂之鐘, 說什麼”每逢整點的時候會隨著鐘聲出現奧地利歷史人物的人偶, 幾點就出現幾個, 而且每個人偶現身的時候伴隨的都是那個時代的音樂”, 好不容易找到那隻鐘, 等著它敲到九點, 不知道是這幾年來改了壞了還是怎樣, 讓我在雨中痴痴地等了半天也沒聽到一點音樂聲, 也只換了一個人偶, 真是讓我好失望喔.
回到昨天被撿到的地鐵大站 Karlsplatz, 算是維也納的中心, 幾個重要的表演場地都在那附近. Rod說都到了維也納, 一定要來聽個音樂會或看個歌劇才不辜負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的呀~所以就先去Stattsoper (國家歌劇院)看看這兩天有沒有上演我知道少的可憐的曲目. 我心裡最想看的是莫札特的魔笛, 不然其他的名劇也好, 但是看到當晚的演出是個沒聽過的名字有點失望, 問一下旁邊穿著古裝的人知不知道隔天晚上要演啥, 她說不知道, 但是她在賣一個Mozart Orchestra 的票, 說什麼是Mozart百年紀念最盛大的演出, 樂團會穿著古裝演出Mozart的名曲. 沒有看到魔笛, 看到他們會演奏其中的曲目, 想說聊勝於無, 價錢也還可以接受, 就買了票. (結果隔天又經過opera house時看到當晚演的是卡門QQ….我想看卡門我想看卡門啦~~~~~~~嗚嗚嗚嗚). 不遠的旁邊是維也納最著名的Musikverein, 就是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的總部. 聽說裡面的包廂是用繪了金箔的柱子支撐, 所以也別名”金色大廳”. 我很想去一探究竟, 去問concert的票, 其實每天都有最便宜的站票才5歐, 我覺得很划算, 但是時間上擠不上我的行程, 連導覽也要等到下午才有, 這趟沒去看到金色大廳是有些遺憾.
[Opera House (歌劇院)] [Musikverein (金色大廳)]![]()
在金色大廳旁的地上有音樂界的Hollywood Walk of Fame:
[舒伯特] [布拉姆斯]![]()
![]()
對面的卡爾教堂好像很有什麼可以看, 可是”又”在整修, 而且進去要7歐, 一整個莫名;
附近的Secession是個有點難以解釋這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但現在是個藝術展覽場地. 裡面有Gustav Klimt (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壁畫, 也為接下來的行程拉開序曲.
今天的重點在Schloss Belvedere (貝維德雷宮), 裡面收藏了一幅我很喜歡的畫, 下雨的天氣也適合室內的活動. Belvedere 是Eugene親王的豪宅, 三層的建築, 現在是19/20世紀的美術館. 在二樓主廳是挑高的宴會廳, 裝潢著雕金和猩紅, 天頂畫著精緻的壁畫, 還有一個碩大的水晶吊燈. 為了讓參觀者可以好好的欣賞這個整棟建築內最氣派華麗的廳房, 房間中央擺了一個巨大的軟骨頭讓大家可以躺在上面, 真是超貼心的. 可惜裡面是不能拍照的. 在三樓右手邊的房間, 終於看到我來的目標 – Klimt 的<吻> (The Kiss). 這個名字對大家來說可能不是那麼赫赫有名, 但我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幅金光閃閃的<吻>.
[只能拍咖啡廳的複製畫……]
Klimt 的畫作在人的臉部和肢體的描繪都很寫實, 但是衣著, 場景和背景都被flatten而沒有立體感或所謂3D的概念. 但是最好辨認的是他在黃金時期所做的畫每一幅都是金光閃閃(現在黃金價貴, 這些金箔畫應該更值錢吧)加上許多的裝飾幾何圖案. 我承認我喜歡Klimt的畫有一半是因為他的金光閃閃和其營造出無以倫比的華麗感氛圍. 反正我就是喜歡華麗的東西~ XD. 最有名的<吻>用簡單的構圖和動作繪出意像, 喜歡符號學的人(像是Da Vinci Code裡的Robert Langdon)亦會對Klimt畫中的幾何圖案作出暗示性的解釋. 站在這幅畫前有種隆重神秘的感覺, (也可能是因為這是唯一被玻璃框隔絕的畫). 感覺那種金燦光芒是永誌不渝, 就像永不fade out的愛情. 現在再回來看到書本或翻印的畫色彩光澤都覺得就遜色一籌了.
Belvedere分上宮和下宮, 中間是個巨大的法式花園, 不過一樣還沒什麼花, 都還是花苞. 下宮裡面也是之前Eugene親王的收藏展示, 王宮貴族的肖像畫及那時的一些事件畫作紀錄, 算是上歷史課吧. 個人認為沒興趣的就不用多花這個錢了, 下宮沒有太特別的東西好看.
逛完Belvedere還有一點時間, 想去另一個比較不有名, 但旅遊書上的記載讓我很有興趣的地方, 是在Wien東北方的”百水公寓/紀念館”.
奧地利藝術家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是個很有趣的人. 他本名叫Friedrich Stowasser, 但是他覺得水是一切生命的泉源, 所以把自己的德文名字改成Hundertwasser, 翻成中文就是hundert = 百, wasser = 水. 他的創作也幾乎離不開水. 如果不說, 看到他的畫八成會以為是哪個很有創意的幼稚園小朋友畫的畫. 因為線條很單純, 顏色很豐富, 整個畫面有種童趣, 再配上畫的主題, 常常讓人會心一笑. 他的創作不只是平面的繪圖, 創意延伸到他自己的生活中, 包括衣物, 掛簾, 園藝, 車牌, 書皮, 郵票, 甚至紐澳國旗, (這個我覺得很好笑, 為什麼突發奇想想去設計國旗, 而且還是別人國家的國旗~, 他還用字很強烈, I seriously think that blah blah blah …should use this design to represent their coutry. XDDD) 到建築. 而百水公寓就是其中一件作品. 那是真的有人住的, 所以一般人不能進去, 但是周圍圍了很多慕名而來參觀的人. 相機喀喀喀~XD. 聽說在蓋房的過程中住戶自己決定了自己窗戶的大小顏色形狀 (好好喔~~我也想要~~~). 而已不只是公寓, 境內還有他設計的教堂, 焚化爐及飯店. 不過, 來這裡參觀要注意一點, 因為百水不喜歡直線, 所以他的東西都是曲線, 連地也是
[這是根據百水的概念設計的廁所]
[就是這個地害我一直跌倒啦……]
是滴, 連地也是, 所以地面是高高低低起伏不平的, 他的理論是, 人們太習慣腦袋會鈍化, 所以需要有外界的感官刺激頭腦思考. 我的天, 連在平地上行走都很容易跌倒的我到這邊真的是被迫要很注意環境 (ok, 百水達到他的目的了), 才不會三步一小跌, 五步一大跌 @@.
不過參觀完這裡, 百水入列為我最喜歡的藝術家之一~~~~~
[百水設計的紐西蘭國旗] [百水設計的焚化爐]
參觀完百水之家, 趕回去拿東西要換地方住了. 在網上訂的 Panda Hostel 就在公車站口, 到的那候reception已經收了, 寫著我名字的小信封就釘在門口, 裡面有鑰匙和Wien的地圖(雖然我已經跑了一圈了), 還有一張貼心的memo寫著各個觀光景點要怎麼從hostel去. 我訂的房間是7人房, 可是很大很乾淨又舒適, 又很便宜, 一晚才15歐 (又想到前晚搥心肝阿……). 這個晚上大概剛好很多人check out, 房間好空, 一直到我睡了才有其他人進來, 但是已經累到模模糊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