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再一次去看了雲門的表演, 這次是他們全新的舞碼, 由兩個新銳編舞者所編的"迷失之影" and "斷章". 我覺得性質和之前很不一樣但一樣地好看. 不過由於我對舞蹈的認識還不夠深, 感受性也鈍了很多, 剛好看到這篇感想寫得很不錯, 就拿來借用一下


片斷情緒組成的人生之舞 - 我看伍國柱的"斷章"
文/rainman 觀賞場次/3.31晚場@台北國家戲劇院 

幕下,遺憾的感覺好強烈,很期待看到他未來的作品,可惜沒有了.....

會去看這次的雲門公演,是因為伍國柱,我沒有看過他的作品,只是聽說。去年他的過世,有看過他的故事,精采而短暫的一生,之後就很想看看他的舞作,這次有機會看到就沒有放過。還好,我去看了,很精采的代表作,會想一看在看。可惜,你走的太早,很想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可惜。

他的舞是生活化的,沒有太艱深的肢體動作,很平常的。整齣舞的動作就是那些平常的動作,搔癢、頓足、吹氣、嘆息、振臂等十幾種,卻在不斷的變形重組後構成整齣舞碼。簡單的動作,卻讓人感到震撼,就是因為是熟悉的動作,才能打動人心。知道那動作的意思,所以就能看到他說的故事。

每個生命的誕生,都是背負著許多的期待,有太多的想望寄託在身上,就像開始的那顆白氣球,雖然潔白無瑕,卻在眾人的目光下冉冉上升。初來乍到的生命,是透明的,如同裸身的舞者們,在躁動中初探這個世界。慢慢的,發現自己的存在是孤獨的,雖然孤獨卻必須在群體中生活。

那種混合著壓抑、憤怒、悸動的情緒不斷在發酵,不斷的跌倒、爬起、再跌到。這種自我與群體的關係接連的出現,在孤獨的情緒到了頂點的時候,又捲入群體的漩渦。整個生命就被切割成碎片,在相似的情緒中反覆,如此不同又何其相同,不停的重複。

生命在群體自我的反覆中,也有甜蜜的愛戀,在民謠的節奏下,上演著一對對的雙人舞。這段真的很有趣,我邊看邊笑,男女間的愛戀在顯而易見的肢體動作下,了然於心。羞澀、害羞、試探、閃躲、反覆,愛情間的互動就被這些片段的動作包裹了。而之前的男方主動,到之後的女方主動,又是那麼的有趣生動。

生命就如同四季,從裸身到春夏秋冬,在不斷的群我困境中反覆,也到了尾聲。雖然都是那反覆的情緒片段,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只是對象與程度的不同,如果拆解到最後,也是這些情緒在反覆重組。從開始的潔白氣球,到每個人都染上了不同的顏色,生命的躁動不安,似乎也變成了坦然的喜悅,不知是接受還是看開,最後還是到了最後。

舞蹈相對於戲劇,是更抽象的,境隨心轉,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詮釋。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否跟伍國柱一樣,不過我看到了許多。散場後,透過了斷章,我好像認識了伍國柱。用詼諧的角度去解釋人生,在有趣怪誕下有著對自我與群體的釋然,斷章就是伍國柱對人生的省思吧。




最大的力量是寂靜 - 雲門2007斷章
文/湯瑪姬 觀賞場次/4.2晚場@台北國家戲劇院

昨晚失眠,第二次看舞看到激動掉淚。

在Yili的推薦下,昨天去看了雲門演出,
大名鼎鼎的柱子(伍國柱),是英年早逝的天才編舞家,也是我們的學長,
斷章是他最後三年的心血,嘔心瀝血的遺作。

[斷章]原名Oculus,拉丁文原意是[眼睛],或指眼狀窗口,一如羅馬萬神殿大圓毫無遮蓋的圓窗口。

或許柱子是想說,在層層束縛的生命中,也可以看到天光,看得到希望。

這是台灣首演。

緊密的張力,在有聲與無聲之間擴張。

情緒跟著柱子翻轉,戲謔帶著傷感,震撼帶著無力。

深變淺,淺變深。

音樂跟背後的雲,強大的主導力在訴說故事。

音樂用的真他X的好...
你 就是會一直被它抓著

我沒料到會掉淚,倒也不是翻騰大哭那種,就是看完後餘韻滿腔,
就這樣邊走出劇院邊掉淚,不想講話,滴滴答答掉淚, 有苦也有了然,
不是傷心而已這麼淺。

是共鳴 是我懂 是惋惜 是震撼

最大的力量是寂靜

柱子的留白用的兇猛,
震耳欲聾的壓力在安靜的空間裡翻騰, 這樣聽巴海貝爾就更深了一層。

舞碼靜止時,我有了跟靜坐時候一樣的身體感受。
內觀自己的身體,每個細胞被放大,心裡沉了下來,
空氣就好像有了顏色跟層次。

再翻騰

我聯想到,在台上彈琴時,
樂章中間的留白,樂曲結尾的空氣, 其實是最豐富的,如果你有認真感受。

不是只有眼睛,用身體看舞。
不要只有耳朵,用身體感受音樂。

用身體,呼吸,內觀。

我的瑜珈課對我造成超乎想像的影響,在劇院裡的某一刻,全部聯成一線。

只可惜台灣的觀眾害怕尷尬與沉默,總想咳個兩聲(該死!!),
請大家練習靜坐。

最大的聲音是休止符,
最強的張力在樂章段落之間。

我今晚,要再看一次斷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chaocean 的頭像
    mochaocean

    摩卡貓的流浪日記

    mocha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